全球及台湾酵素产业,你知道多少?
发布日期:2015-09-16
摘要:全国酵素产业 全球酵素产业依日本产经新闻的调查,全球酵素市场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,2004及2005年日本酵素市场维持在160亿日圆(约1.5亿美元)。
全国酵素产业
全球酵素产业依日本产经新闻的调查,全球酵素市场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,2004及2005年日本酵素市场维持在160亿日圆(约1.5亿美元)。销售量大的酵素有制造干酪用凝乳酶、添加在清洁剂的蛋白酶、生产果糖用的异构化酶、淀粉及葡萄糖工业用的淀粉糖化及液化酶、饲料添加用酵素,以及医疗、农业用相关酵素等。
目前全球酵素产业大部分为欧洲公司所控制,且多半属于小国,例如丹麦的Novo公司与荷兰的Gist-Brocades NV公司即占全球市场的六成左右,其余则是由生技大国如美国与日本等国家所瓜分。因此,其他国家在酵素产业几乎无立足空间。
过去台湾地区自行研发酵素源自于1970年代,当时台湾有风光一时的菠萝加工品,而加工后的废弃物如菠萝皮及心富含有酵素,之后便利用菠萝茎萃取菠萝酵素,称为「stem bromelian」。当时台湾凤梨酵素产量曾是全球第一,与美国夏威夷并列全球凤梨酵素王国。
此时期台湾也曾研发木瓜酵素(papain),可惜因为木瓜的病虫害问题没有完全解决,以致影响了原料的供应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也成功的由人体的尿液中萃取尿激酶(urokinase),这是与目前流行的纳豆激酶具类似功能的医用酵素,笔者当时曾参与研发,并在1981年获教育部科技发明奖,可见此酵素研发的重要性,其后尿激酶外销金额曾创下每年2亿元新台币的佳绩。
但之后由于市场与营销策略未能充分把握而失去商机,大部分菠萝酵素厂商已将生产技术及工厂移至东南亚;而尿激酶也因原料问题,以及重组DNA技术同质产品(如TPA)的竞争而没落,也有少数厂商转至原料供应较充裕的中国大陆,但其利润已大不如前。
1970年代时期,台湾也有以细菌生产的淀粉液化酶应用在工业生产上,但缺点为量少、品质也不佳。此外,有些进口商也由国外(主要是日本)进口植物所萃取的多种酵素混合的产品,作为保健食品之用,可惜当时民众对酵素认识不够,因此销售并不理想。
现在目前台湾每年的酵素产值大约在2~3亿元新台币左右,包括凤梨酵素、蛋白质分解酵素、饲料添加用细胞壁分解酵素、xylanase、纳豆激酶,以及用于制造果寡糖的转化酵素等,但此酵素均以自产自用为主。
有趣的是,目前大宗的酵素产品却是保健用途的植物萃取之液体酵素,包括国外进口在内,已超过100家以上公司生产或贩售酵素液,此产品之所以30年后在台湾大为盛行的原因,是民众对酵素的认知与养生观念的提升。
事实上,野生动物由于补充酵素,故较少生病。而人类由于饮食文化的关系,食物大多经过加热,存在于优质植物、动物中的酵素由于加热受到破坏,所以现代人摄取自大自然酵素的机会就不大。所以回归自然饮食的生机养生法,强调吃生鲜蔬果及喝优质果菜汁的原因即在此。
人体内经常存在一些能推动体内代谢反应的酵素,这类既存的酵素称为构成性酵素,这些酵素是利用基因功能,在人体内自行合成的,主要作用在消化食物(消化酵素),以及维持生命(代谢酵素)。 而这类酵素有一定生成量,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递减。
日常生活中,在生鲜蔬果、生鱼、肉、酦酵食品中也含有酵素,人类由外部摄取的食物酵素愈多,身体生化反应便会进行得更为顺畅,身体更为健康。
在这种教育推广有所成果的情况下,台湾民众开始相信酵素的功效,并相信优质植物萃取酵素是佳酵素补充来源。由优质植物中萃取,并经由生物技术方法酦酵所得到的酵素综合液,这类优质植物包括蔬菜、水果,以及草本植物等。
未来由于台湾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为医药品,作为特化产品之一的酵素,目前并非是政府推动生技产业的主流。未来只能依市场需求,由民间业者自行研发,期盼能有一番作为。
结论
酵素工业源自于19世纪,但在20世纪末融入新生物技术,无论生产技术或应用都有突破性发展,而且酵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在台湾目前大力推动生技产业的情况下,各界注意力也应关切未来台湾酵素产业的发展。
参考资料
QB/T 5324-2018,酵素产品分类导则 .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.2018-12-21
白浩,文佳嘉,费爽雯,等.酵素的功能与综合应用研究进展[J].食品工业,2017,38(6):270-272 .中国知网.2017-06-20
董洁,夏敏敏,王成忠,孙曙光,孙久玉.金丝小枣枣泥酵素发酵工艺的研究[J].食品工业科技,2014,35(02):197-200+205 .中国知网.2013-08-06
南竹,曹博恒.响应面法优化菠萝皮渣酵素的发酵工艺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17,45(20):98-100+103 .中国知网.2017-07-26
章苇虹,于士军,张春艳,徐鑫,王伟玲.滁菊水果酵素制作工艺研究[J].现代农业科技,2018(03):256-258 .中国知网.2018-02-07
敖梅英,王鑫,范友隆,傅国强,陈廷涛.食用型酵素产品的研究进展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16,44(30):64-66+145 .中国知网.2016-11-22
朱政,周常义,曾磊,江锋,苏国成.酵素产品的研究进展及问题探究[J].中国酿造,2019,38(03):10-13 .中国知网.2019-03-25
声明:本页面摘取的书籍及文献内容均为营养科普知识,仅供消费者参考学习,相关内容不代表产品功效,请消费者们理性对待。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发现侵权请立即联系管理员删除!